云南:工业经济逆势上扬 推动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再上台阶

2023-01-13 11:50:21

云南:工业经济逆势上扬 推动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再上台阶

 

 

2022年,云南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,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下,在云南省委、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围绕“疫情要防住、经济要稳住、发展要安全”要求,在提振工业经济、培育市场主体、助企纾困解难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,取得了明显成效。

2022年工作及成效

工业经济发挥了“压舱石”作用。建立经济运行研判、预警、响应、推动、问效“五个主题”制度,成立工作专班,加力加密运行调度,全力保产业链供应链畅通。1—11月,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.9%,高于全国4.1个百分点,增速居全国第6位,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有望突破新的千亿元大关。

工业投资创近十年来最高增速。成立重大工业和信息化项目协调服务工作专班,建立“省、州(市)、园区管委会、项目业主”4级项目推进机制,围绕立项、土地、林地等8大要素强化服务,全省工业投资扭转近年来下滑趋势,1—11月,同比增长51.6%,高于全国41.5个百分点,增速排全国第2位,首次成为全省投资总量最大、占比第一的重点行业。

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突飞猛进。新能源电池产业全年产值预计超300亿元,同比增长500%以上。绿色铝、绿色硅产业高速发展,2022年产值预计双双突破1000亿元,分别成为新的千亿元级产业,产业链垂直一体化取得新进展。

工业经济呈现厚积薄发的态势。大项目纷至沓来,企业继续扩大投资,全省施工面积超1平方公里的重大项目达17个,一大批项目实现了当年签约、当年开工、当年投产,全省又出现了机器轰鸣、吊塔林立、人头攒动的火热景象。曲靖德方纳米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项目,从启动建设到建成投产历时270天;云天化、多氟多氟磷项目,从项目签约到第一条生产线投入生产缩短至200天;云南裕能磷酸铁和磷酸铁锂项目从开工到竣工投产历时仅115天,创造了云南重大项目建设的新速度。

千亿元园区、五百亿元园区有望增加。实施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区三年行动、绿美园区三年行动,全年创建绿色低碳产业园区9个,建成绿美园区7个,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,预计新增1家千亿元园区和1家500亿元园区。

信息产业保持高速增长。实施5G应用“扬帆”云南行动计划,昆明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获工信部批复同意。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,目前,有166家企业通过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。组织实施智能制造示范项目30项,加快工业互联网特色示范平台发展,预计全年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2500亿元,增长21%左右。

新增市场主体质量持续提升。全力推进市场主体倍增,目前全省中小企业达到94.67万户、净增15.54万户,超额完成了年初增长目标。目前,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67户,位居全国第21位,西部第5位。省级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307户,全省创新型中小企业达1000户。目前,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6户,排全国第22位,西部第6位,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0户。

民营经济占全省经济比重突破50%。创新推出“十大专项行动”和“五个加力”政策举措组合拳,深入实施“三进市场主体”“一起益企”等活动,全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。截至11月底,全省累计新增退税减税降费及缓税缓费超994亿元。深入开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,清欠专项行动化解率达到100%,50万元以下欠款清偿率达到100%,顺利完成了国家“两个100%”的目标要求。前三季度,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10956亿元,同比增长4%,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历史性突破50%,达到52.6%。

企业在云南取得了长足发展。以空前力度精准招商,一大批龙头企业纷纷入驻云南,云南成为企业发展的投资“沃土”和兴业“宝地”。企业进入云南发展后的几年间,隆基绿能多次打破电池转化效率的世界记录,上榜“零碳中国”十大创新技术;山东魏桥不仅优化了产业布局,还借助云南绿色能源优势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碳足迹优势;德方纳米市场占有率跃升到行业第2;亿纬锂能动力电池出货量进入全球前10。

2023年工作安排

2023年,云南省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,切实贯彻党的二十大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、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、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、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坚决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作部署,在云南省委、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围绕“3815”战略发展目标,三年上台阶、八年大发展、十五年大跨越,聚焦补短板、强弱项、扬优势、保安全、促团结,持续推进产业强省三年行动,实施工业振兴行动,推动壮大资源经济、园区经济,全力推动全省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。

一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。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持续加强党的建设,深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,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,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。二是全力以赴稳工业经济增长。紧紧围绕工业增加值、工业投资、市场主体倍增3个核心指标,加力加密运行调度,全力保产业链供应链畅通,抓好重大项目服务,围绕重点产业推进全产业链招商,加强疫情防控物资保障,确保完成年度增长目标。三是加快建设现代工业体系。大力发展资源经济,加快打造“中国绿色铝谷”和“光伏之都”,打造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,建设全国新能源电池产业重要基地。实施先进电子材料产业发展三年行动,加快美妆产业发展,做特做精核桃、咖啡产业,拓展橡胶产业精深加工能力。四是大力招商引资提升增量。实行“一把手”招商、专班招商,发挥比较优势绝对优势,围绕重点产业推进全产业链招商,精准引进一批行业龙头企业。五是推动壮大园区经济。大力推动产业向园区集聚,加快优质企业集中入园发展,加快推广园区“标准地”制度,全面推行绿美园区建设,全面培育绿色低碳产业园区。六是加力市场主体培育。按照省委、省政府市场主体倍增目标,大力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中小企业,持续推进“三进”市场主体活动,加力纾困解难,促进民营经济发展。七是加快数字经济发展。推动数字经济破题发展,大力支持5G、人工智能、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,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,加快数字化转型。八是推动创新和绿色发展。实施工业技术创新重点项目,创建一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。积极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,推动清洁生产,加强资源综合利用,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。九是强化要素保障。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,协同要素保障部门做好电力保供,加强企业用地、用水、用工等要素保障。

 

 


相关文章